“目的不是比輸贏,而是通過比賽讓人們看到帆船的魅力,才會慢慢形成規模、增加我國的航海人口,去傳播航海的種子!”8月28日,遠洋·蔚藍海岸2019中國帆船城市發展研討會在秦皇島圓滿落幕。新浪網高級副總裁、新浪體育總經理魏江雷作為被邀嘉賓,在會上提出了諸多打造帆船IP賽事的新思路,并對我國帆船事業充滿信心。
帆船是一種生活方式 “開始”很重要
作為曾在現場觀賽美洲杯并組織報道的魏江雷來說,非常理解普通大眾對海洋、對帆船運動充滿好奇,以及想要親近的心路歷程:“一般人習慣陸地的生活,一下水會有不適應的感覺。但這需要過程,無論是通過游泳還是潛水,會慢慢地對水上運動產生依賴,就像跑步會帶來多巴胺一樣。而帆船需要對風向的把握、對海洋的知識,還需要平衡感和矯健的身手,很好地結合了智力和體力。任何人只要開始了都會愛上這項運動,關鍵是怎么走出第一步。”
他表示航海從哥倫布開始,擴展到歐洲大陸,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等國家都有航海習慣,代表著歐洲國家的航海精神,“航海深刻改變了陸路文化的基礎,對這個項目來說有很深遠的意義。”
“帆船更多的是一種Lifestyle(生活方式),與競技體育不同,帆船賽事的精彩來自每一個參與者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在大海航行中的快樂。尤其帆船在中國正值發展初期,比賽的輸贏遠沒有水手們在海上的快樂重要。更重要的是讓每一個普通人愿意參與進來。”在魏江雷看來,沖灘型帆船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思路:降低門檻+青少年等級評定
魏江雷認為帆船確實有比較高的“門檻”,但這個門檻是對于組織者而言的:“比如一條適合沖灘使用的帆船成本價格在6-10萬之間。如何讓每一個適合帆船運動的城市去開展帆船?可以把入門的門檻降低一點。”
一方面,參與者可以嘗試從小帆船開始踏上航海之旅,“沖灘帆船挺具觀賞性,同樣是在大風大浪里航海,相對易于操作,這對初學者來說有著很大的誘惑。”另一方面,沖灘帆船無需建碼頭、建埠位,非常適合在中國的發展。
他大膽構思起來:“未來希望出現沖灘帆船的租賃業務。讓城市可以先租帆船,先把俱樂部建起來,先通過培訓、比賽把粉絲建起來,再通過體系的建設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當一個城市擁有更多水手之后,再考慮建立埠位、開放碼頭、引入有龍骨的更高級的帆船……讓大家能夠體驗更多不一樣的帆船運動的樂趣。”
這也與中帆協的想法不謀而合,魏江雷由衷感嘆道:“中帆協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他們降低帆船進入城市的門檻十分明智,可以看出這屆中帆協的領導團隊深諳在中國這樣的國家發展帆船運動的規律。我對他們有很大的信心。”
同時,對于新浪體育來說,肩負的責任是讓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讓體育成為青少年的核心教育之一。因此他還提議中帆協對青少年帆船選手進行等級評定。
魏江雷興致勃勃地說:“比如設立U6、U12、U15三個年齡段,讓參加帆船比賽的孩子在比賽中取得業余等級,像圍棋有業余一段到五段。通過協會制定行業標準,通過辦比賽授予水手等級,可以讓更多家長樂意參與進來。”
打造帆船賽事IP 借助媒體用“巧勁”
研討會上,魏江雷以帆船為例,進行了名為《如何打造大眾參與的體育IP賽事項目》的主題演講,提出“賽事+城市+旅游”等有益思路。
目前,依托新浪體育巨大的傳播力量,新浪體育的自主IP賽事——3x3黃金聯賽,已經成長為最具話題及影響力的3x3籃球賽事,此外還有高山滑雪賽等正日趨成熟。
但魏江雷坦言:“籃球在中國滲透率很高,冰雪借助冬奧會在北京舉辦的東風已經形成了市場,所以我們新浪體育做的籃球、冰雪賽事很容易開展,但中國人對海洋、對帆船有不一樣的認知。從一個賽事開始到真正能夠產生IP價值,整個過程是很漫長的。由于起步晚,對帆船來說不止需要五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
正因如此,打造中國的帆船賽事IP,更需要媒體的助力。
“新浪體育非常愿意跟與中帆協合作,共同推廣帆船運動。投入之初都會有很多熱情,必須讓這項運動在媒體的支持下盡快被國人所認知,這就需要非常多的媒體資源和媒體曝光。如何用鏡頭、用視角去講故事?用巧勁!像是借助帆船市論壇、借助更多城市辦賽,讓帆船從遙遠的歐洲大陸來到中國沿海,來到每個適合開展帆船運動的城市身邊。讓大家在旅游清單里面,可以加入帆船這一項。”
“我們花了這么多媒體的力量推廣賽事,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開始——從沙灘開始踏步到甲板上,開始操控帆船在海面上航行,開始揚帆起航再順利歸來。”魏江雷憧憬著。